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20|回复: 0

数毛社确认Switch2规格:比初代NS有超大性能提升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5-15 17:29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
数毛社Digital Foundry刚刚发布视频,介绍Switch2的规格参数。

AA1ELOW2.png

初代Switch发布时,任天堂将其芯片称为"定制版英伟达Tegra",实则为标准版Tegra X1的变种。而Switch2搭载的SoC(运输清单和英伟达泄露文件中代号T239)则是真正为任天堂量身定制的芯片。已确认的细节与早期爆料高度吻合,但数毛社还挖掘到更多关键信息。

CPU方面,英伟达与任天堂最终选定ARM Cortex A78C架构,运行支持加密扩展的ARMv8 64位指令集——SDK已确认不再兼容32位模式。

初代Switch搭载的Tegra X1芯片采用四核ARM Cortex A57架构,其中一核专用于系统功能,开发者实际可用三核。Switch2延续了这种分配策略:八核中六核开放给开发者,剩余两核由任天堂保留用于运行操作系统。CPU时钟频率的设定颇具玄机:移动模式下运行频率为1100MHz,而底座性能模式(开发者仍可选择在底座模式下强制运行移动模式)反而降至998MHz。这种反常设定目前尚无官方解释,数毛社推测可能与移动模式下内存带宽降低有关。

AA1ELOWk.png

任天堂标注的CPU最高频率可达1.7GHz,远超常规运行频率。这或许预示着未来系统更新可能解锁更高性能,或为特定场景预留的爆发模式。回溯历史,任天堂曾在初代Switch上通过动态调频技术,在加载界面降低GPU频率以换取CPU飙升至1.785GHz极限值,从而加速资源解压流程。因此虽然当前确认的运行频率为1100MHz/998MHz,但1.7GHz的潜力确实存在。

图形硬件方面,现有爆料基本得到证实。相较于初代采用的GTX 900系列Maxwell架构,Switch 2升级至RTX 30系列同款的Ampere架构——可视为桌面GPU的微型化版本。1536个CUDA核心的规格与频率设定(移动模式561MHz/底座模式1007MHz)均已确认。虽然标称最高频率达1.4GHz且开发者可调节时钟频率,但超出标准模式的可行性尚不明确。需注意的是,系统会保留部分GPU资源,开发者无法调用全部算力。

任天堂官方数据显示,底座模式下这块完整版Ampere GPU浮点性能为3.072 TFLOPs,移动模式降至1.71 TFLOPs。但单纯对比浮点性能意义有限:在移动设备极度依赖内存带宽的当下,正如马克·塞尼提出的"浮点通胀"概念所示,最终仍要依靠实际游戏表现来验证硬件潜力。

AA1ELIgh.png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shenqibo.com ( 鲁ICP备11022885号|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852号 )|网站地图 |

GMT+8, 2025-6-15 20:03 , Processed in 0.077258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